开幕时间:2019-08-27 10:30
展览地址:澳门城市大学文化中心
展览介绍:
中国古人的旷世哲学观和宇宙观,大抵可以从流传了上千年的中国书法中窥见端倪。书法之美,富于动感,它是随着笔墨的运动而成。书法家以一笔之迹,界破虚空,凿破鸿蒙,吮吸造化的元气,发为生机流荡的生命形式。这正好体现了书法中以表现宇宙节奏和生命精神为根本目的的艺术观念,正如杜甫云:“元气淋漓障犹湿。”气是人自身生理和精神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生命力,把这种生命力灌注到点划中去,并与宇宙的生生不息相同构,才是书法创作最后的目的。于是,吾一直以为,中国书法的一呼一吸,或许早已凝固于久远的时空里,只可远观矣,今人如何在车水马龙的现代社会叩响与古人对话的那一扇门?
吾心中的这个困惑,在遇到王忠勇与苏亚涛这两位目前国内颇具实力的中生代书法家之后,才算解开。二位展现的书法作品虽风格迥异,但皆本事了得,五体皆能,更重要的是,与时下很多在技法上刻意追求精致和完美的书法家不同,二人身上皆有古代文人式的风流潇洒,以及不滞于物的精神意境,实属难能可贵。是次展览呈现的,也正是二位书法家面对富有烟火气的现代社会,怡然踱步于翰墨书海之中的一些心路历程,这里面当然也包含了他们与古人在水墨空间层面上的对话。
“高古、苍逸、潇散、简远”这八个字用在王忠勇的书法作品身上,是贴切的。扑面而来的书卷气和书写时自然流露的真性情让王忠勇的作品十分耐看,无论是古雅萧散,颇有晋唐风度的小行书,还是取法唐宋大草,恢弘恣肆的草书,再到庄雅雍容、古意盎然的小楷、隶书、甲骨文、大篆……王忠勇可谓打通五体,犹如练遍武功秘笈之后的武林高人,最后自成一派,举重若轻,正如他被视为精神偶像的东坡先生一样,既有“飘渺孤鸿影”的清高,更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生长于底蕴深厚的中原大地,王忠勇儿时每年春节站立在寒风中奋笔写春联的经历,看似心酸,如今看来却也颇有一股豪迈的壮士之气。也正是那段艰苦的岁月,成就了他坚实的书法基础。如果说技法和基础是可以靠后天勤奋努力达到,那么,什么才是成就一位书法家最重要的东西呢?可能正如他所言,不断向古人学习,只有具备了深厚的学养和胸襟,笔底才能如此风流和高雅。习字最后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更好地照见自己的内心吗?
另一位在翰墨书海中打通了经脉的武林高手是吉林书法家苏亚涛,自7岁始临习书法,苏亚涛从唐楷、魏碑入手,兼修碑帖,尤其对被推为圆笔典范的《郑文公碑》情有独钟,经过多年临习参悟,其结字骨气洞达,气象不凡,善书之声雀起。苏亚涛书法的显着特点就是将以骨力见长的北派碑板体势,与以韵致动人的南派帖学书法取长补短合二为一,书作碑帖兼修,形成了以行书、魏碑见长,碑帖融合的个人书风。他大胆借鉴前人碑帖结合的经验,取法视角不囿于碑学帖学,在字体上也不限于篆、隶、楷、行、草,打破流派意识和五体界限。在楷书上,苏亚涛心仪于王宠、八大山人,特别对弘一法师用笔之干净、结体之疏朗、气息之清雅顶礼膜拜,他的小楷册页颇具空、灵、静;在临帖上不拘于形似,而是更注重意趣韵味,熔他人魂魄铸自家风神;在行书上以清人浑厚平正一路为主攻目标,气沉力实,格调不凡。据闻亚涛君每年临池所废之纸不止三千,仅册页就有百本之多,但艺海跋涉之苦已化为了今天的云淡风轻。如今的亚涛君越发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古人意气,以一种“游于艺”的心态神游于翰墨间,至于那些与古人秉烛夜谈的长夜,大抵已幻化成了那一个个灵性十足的点横竖撇捺。
作为澳门城市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艺术学博士生的系列展览之一,此次王忠勇苏亚涛书法展为我们带来了中国当代书法家应该具有的精神面貌,也带来了中国书法在新时代该何去何从的最优解之一。请让我们拭目以待。
王忠勇简介
王忠勇,又名无逸,号旷庐,1972年5月生,籍贯河南陕县。199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201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王忠勇导师工作室导师,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出版有《王忠勇书法作品集》、《王忠勇书前人题画诗》、《当代中青年书法家行草长卷——王忠勇卷》、《2011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王忠勇》等。书法论文、评论多篇发表于各专业报刊杂志。2004年5月于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王忠勇书法篆刻展”;2013年11月于珠海举办“旷庐心画——王忠勇书法展”;2013年12月应邀于北京“世纪盛唐2013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举办王忠勇书法拍卖专场。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各大艺术机构收藏。
书法五体皆能,尤擅行、草。书风高古沈雄、萧散简远。
苏亚涛简介
苏亚涛,1975年出生,籍贯北京,艺术学硕士。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2005年就读于吉林艺术学院中国画论专业,2008年获艺术学硕士学位。2013年“北兰亭”张旭光书法工作室研修生;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师从博士生导师杨涛教授;2019年澳门城市大学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美术理论家陈履生先生。
上一篇展览:塔台呼唤 Do You Copy
下一篇展览:“中国设计的骄傲”建国七十周年张仃艺术展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