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自述
合美术馆和鲁老师一直对青年艺术家关怀备至,大力的支持令我感激不尽,今年终于如愿举办了一场宏大的展览。这次展览呈现了两个不同时期的作品,一个是2010年至2012年以“欢乐颂”和“大乐园”为代表的,探索公司人与现实的主题;另一个是从2014年至2023年,以人与技术关系为主题的系列作品。这两组作品从对现实的关注转向对未来的探索,可以说是在选择方向上的一次跃升。
在创作“欢乐颂”和“大乐园”时期我刚毕业,我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高峰时段的拥挤人几乎悬浮,我零距离的观察着做这些上班族。他们西装革履,彼此紧贴,却只盯着即将贴脸的手机。手机里看着类似的肥皂剧和八卦,偶尔响起的电话基本上都是与“钱”的交谈。悬浮的我觉得他们像是一个群体,更高更快更强是他们相同的价值观、每个人像是新生的雏鸟,拼命奔跑,期待起飞。我意识到城市的大多数是公司人,他们不是去上班而像是去一个无限的游乐园。当时的我刚刚毕业,有些迷茫,不想也成为那些“公司人”,然而社会是一台庞大的压路机,我与人群纠缠在一起,渴望挣脱却步履蹒跚。在这种背景下,我创作了“欢乐颂””“乐园”,几乎完全依靠业余时间,白天工作,晚上通宵电脑前。回望那段岁月,与其说在创作,不如说在挣扎。
2014年,我开始关注人与科技的话题,我相信这将是伴随我们终生的重要议题。我是个工作狂,电脑几乎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工作、娱乐,基本上都依赖它,这种既是金箍棒又是紧箍咒的感觉越发强烈,人类对科技的态度乐观派与悲观派此起彼伏,这个过程或许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常态,一场黑科技爆发前的思想蠕动,这种拆盲盒的感觉令人着迷。于是我开始构思新作品的框架,设想物种融合的,人与神共生,人机主动演化的后人类奇景。我希望以艺术家的视角,重新构建一个荒诞的后人类时代的样本。
我喜欢逛博物馆,因为它们将人类文明的精华凝结成了实物,像沉积岩中的宝石一样,只言片语的闪耀。我时常妄想,如果我的什么东西能留在某个博物馆中,那将是一件幸事。既然是妄想,那臆想一个博物馆也别有趣味。我认为未来的一段时间,屏幕将作为数字化内容的主要载体,我的数字化标本将为一个长期的计划,直到做的索然无趣。作为艺术家,想象力就是我的捕猎绳索,有脑洞的时候抓住它们并将装进标本盒子里,看着它们在缓慢地蠕动、循环往复,慢慢凝固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将这些想象力的“猎物”称之为“屏幕福尔马林计划”,并设想将它们展示在一个金属迷宫中,人们自己寻找通向未来的出口。
上一篇展览:丁乙个展 “十示星系”
下一篇展览:“夏日之外” 邓瑜作品展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