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展览
卓克艺术网>展览频道>红色时区 第二回
红色时区 第二回
展览时间:2024/1/27-2024/2/25
展览城市:广州-
展览地点: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
策展人:李听尘
主办单位:逵园艺术馆
协办单位:加泰罗尼亚语言和文化
查看所有大图

展会介绍

|前言|

红色时区


继逵园艺术馆上海空间举办的联展“红色时区第一回”后,逵园艺术馆广州空间荣幸推出“红色时区第二回”,展出艺术家Nuria Rossell、Rosa Solano和杨舜的近期作品。在2018年逵园艺术馆广州空间“蓝色时区”展览所呈现的艺术合作的启发下,艺术家们期待再次与观众共同参与以“红”为单一色彩主题的视觉体验。

 

以红色为主题的沉浸式观赏体验有助于认识红色(事实上任何一种颜色)如何发展成为重要的表达形式。法国著名的中世纪历史和象征主义学者Michel Pastoureau曾经说过:“颜色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只有从社会、艺术或象征的角度才能获得意义,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不可能孤立地看待它。”有鉴于此,在参展艺术家们对红色有着共同的创作兴趣的基础之上,关键是要体会他们在思考具有普遍或当代意义的各种主题时所采用的独特方法,并了解每位艺术家是如何利用红色作为灵感来源和创作元素的。

 

红色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最早使用的三种颜色之一,另外两种是黑与白。红色颜料和染料的制作、使用和交易在许多文明的考古发现中都有广泛的体现,例如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中用红赭石(ochre)绘制的史前野牛图、中国漆器中使用的由朱砂制成的朱红,又称“中国红”(vermillion)、以及阿兹特克人用胭脂虫(cochineal)制作染料得到的鲜艳深红色纺织品。千百年来,红色颜料和工艺品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开辟的新航路和其他贸易路线传遍全球。红色在审美和社会意义等方面都发展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并在人类强大的想象力下,成就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文明创造。

 

以上对红色的历史简明扼要的一点介绍,所为并非强调它过去的辉煌成就,而是提醒我们所有参与这次艺术体验的人:颜色首先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下,被附加或投射了各种意义。这些对特定颜色的提示或期望,构建了一个复杂的词汇和象征体系,而当代艺术家们也正在利用这些词汇和象征进行创作。

 

本次展览展出了三位目前在西班牙生活、工作,并与中国保持密切文化或工作联系的女性艺术家的作品。Nuria Rossell探寻“红线”这一有神话色彩的概念,并经常在其综合材料作品中使用红色纺织品和红线。在作品《把我拆开的那根线》中,她于一本旧书的封面内侧进行拼贴:手写的文字片段象征了人的意识的存在,而剪下的心脏图案上则点缀了隐喻万事万物相连结的细腻红线。杨舜与Rossell同样认为微观和宏观的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着难以言喻的联系。在其《红网》系列中,她捕捉到了这个时代各种强大网络所带来的自由与限制、公正与偏见的矛盾状态。在《微花园》系列中,她以浪漫的视角展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物理、生物和心理关联。而Rosa Solano在其蚀刻版画作品《旅程与梦想》中探讨了战争和难民危机。她描绘了一艘在海上战栗的破旧红船,背景中远处模糊的人影代表了在战争创伤的绝望和未来未知的希望之间挣扎的难民。Solano还呈现了几幅抽象作品,展现了她潜意识中对形式、色彩和构图的结构式的探索。

 

要描述一种颜色的概念并非易事,尤其是一种承载了如此多文化、历史和感官力量的颜色。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们用出色的作品在跨文化环境中为红色的审美价值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还指出了红色的一些理性、感性和创造性的特质,这有助于艺术家、策展人和观众之间就红色这一概念的艺术表达和认知展开进一步的对话、迸发新的想法。

 

 

李听尘


 艺术家Nuria Rossell, Rosa Solano, 杨舜

策展人:李听尘

展期:202401270225日    

时间11:0018:00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

主办逵园艺术馆

支持单位:加泰罗尼亚语言和文化

 

 

 


上一篇展览:风也在脚下 / Wake of the Wind

下一篇展览:陈彦河:幻相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