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鼎 空 间
展览时间:2012年8月4日--2012年8月27日
展览地点:成都东区音乐公园3号楼 鼎空间
策 展 人:司马列东
学术支持:朱 墨 李兴强
参展艺术家:陈献辉、陈林、刘谷平、黄波、刘菲、梁洁、符熙、牛森、彭烈洪、冉卫平、唐雄英、杨凯歌、杨飒、先智勇、谢文明、徐扬、吴铭、魏海彬、邬科特、王微西、周梅元、郑迎春、张海波、张阳、朱东星、卓亚辉、周莹
新浪收藏首席门户网站支持
网络:雅昌艺术网、成都商报、重庆晨报、金陵晚报、今日美术网、四川美术网、华龙网、中国原创艺术网、卓克艺术网、华夏收藏网、九合艺术网、博宝艺术网、艺术数据网、中国收藏网、东方视觉、ZAN8艺术网
前言
“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对这四个字有着不同的研究和阐释,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
北宋的程颐认为“格物致知”是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 南宋的朱熹认为其是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明朝的王阳明认为其是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到了当今,“格物致知”被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在写实艺术的领域里,“格物新知”恰恰反映了艺术家及其艺术思想和艺术方法的探求的不确定性。艺术家可以追求自然的真实,同样也在找寻其内心的真实。这些艺术家关注每个具体的生活体验,对社会和自然有着真实的感悟,从而以最简单的方式传递出他们的情感,这种情感的真实恰恰是最自然的流露。
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在艺术的当代转化过程中,不停的在探索,我们通过其画面思考与探索,能体会到艺术家在“格物”的基础上保持宽广和开放的视野。这些艺术家和其他70 、80后同龄的艺术家有个很大的区别是更关注于个体的真实呈现,并没有过多的追求潮流,对于他们的艺术或者是创作成果,我们不能轻易定论是哪门哪派,因为这些艺术家从来都是与潮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潮流保持一种清醒的态度。他们不追求所谓的当代性,没有形成“符号化”创作困境,但又并非保守或完全趋于传统。面对当代艺术界的喧嚣和张扬,他们更像是一种隐者,默默地关注身边人物、城市、乡村、生活和记忆的变化,体验日常生活或自然细节中生命的存在。就是因为这些,我们才被这种隐藏于平凡生活中的细节所打动。
司马列东
2012年7月28日
上一篇展览:hi小店 星空-董云禾个展
下一篇展览:曹雄——昆明形之语雕塑院展览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