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城市:北京
学术主持:赵孝萱
展览时间:2012-12-22~2013-03-12
开幕时间:2012年12月22日14:30
展览地点:力利记艺术空间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霞光里66号院远洋新干线B03
参展人员:戴亮、雷子人、卢征远、马轲、马秋莎、宋琨、谭军、王光乐、吴海洲、于凡
主办单位:北京力利记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此次展览邀请了十位中青年艺术家,展出近30余件作品。他们是宋琨、吴海洲、王光乐、于凡、雷子人、戴亮、卢征远、谭军、马轲、马秋莎。探讨了“绘画”如何独立于观念之外,而对绘画性本身进行的体会和思考。这些作品追寻着绘画的本质,并回归了艺术的精神层面。
他们以手感与笔触赋予作品人性与生命的痕迹,表达了个人化的情绪趣味。藉由展览,我们观看了艺术家们如何回到内心, 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感受中,对自身精神价值及艺术本源进行反思。
这批艺术家回归创作本源,立足于绘画语言的探索。有的进行各种综合材料的转换、破坏与重组,有的让通俗的俗与素朴的雅在同一件作品上出现,或在油画雕塑上进行中国画的阐释,或逼视成长的过程,或进行传统士与英雄形象的浪漫表达等,兼融了艺术的想象、图像的塑造和笔触味的创新。绘画的高低,往往体现在笔触的训练、修养和境界上。大师与否的区别,就表现在笔触修炼的技巧与笔触所透露出的气息与个性上。
不论纸本、彩墨、水彩、油画、雕塑、综合材料,透过对于材料媒介笔触肌理的重组与重置,我们从中找到一种深受西方影响但气质却是东方内蕴的文化表达。他们在中正平和的写实中糅入了个人的审美想象,透露了优雅、精致、文静的诗性精神与文化品格。
这些艺术家以自身的精神情感与主观判断,追求内心的意象表现。图像从自我精神世界中寻求滋养,同时也揭示了当代艺术的一种视觉转换。这个转换表现为艺术家从关注外部环境向自我“内心”世界的转向、回归审美自身、回归艺术本位,不同于关注于外部现实的艺术家。
绘画本身让艺术家回归了艺术本源的单纯冲动,也表达了绘画最初的理想。同时观者让体会到艺术最初的纯粹快乐以及艺术家的精神追寻 。(赵孝萱)
上一篇展览:"方寸之境"名家水墨小品专题展
下一篇展览:“梦幻乐园”葛辉个展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