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前言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而现在还有几个人在画素描,还有几个人能画素描?在这个新材料新媒体的时代,吴啸海的行为是——把素描发扬光大到独立作品的地步。于是,素描成了吴啸海的“新材料”“新媒体”。吴啸海专注于纸上素描的写作,我认为有两个基本的意义:其一是材料上的“创新”,所谓返璞归真;其二是对纸这种材料的再发现。中国美术的传统材料即为绢帛和纸,而这些年纸上作品,尤其是大幅的纸上作品,特别是仅仅以纸为媒材的作品,基本从中国艺术中消失了。为什么?因为如今的价值观是在西方的体系里面,在西方,纸上作品一直卖不过布上作品,而且价格差异巨大。也许正因为如此,吴啸海的做法有了某种比这种做法本身更大的意义,是对中国火烧火燎的现在艺术的一种反动。
吴啸海大面积的风景画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风景画,吴啸海的大面积风景只是为了表现那几个貌似不起眼儿的“小人”做铺垫的。所以,吴啸海的风景画其实是不经意的风景画和刻意的肖像画。而那些风景其实也不是自然风景,而是社会主义的人文景观,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所以,吴啸海的风景其实是他所创造的一种新型符号,即使风景中抽离了人物的形象,它们也还是一幅幅活生生的人间肖像。
吴啸海绘画的题材,表面看上去和童年的记忆有关。吴啸海童年的记忆是记忆中美好的东西,无论经历过什么,都虚幻得真实,真实得真切,真切得美好,或者强迫美好。那些与信仰和理想有关的东西,在柔软中坚硬,在模糊中凸显,在迷茫中不知所措地缓缓流过,让那些没有相同体验的观者,能够平静地、欣赏地接受一份“外来的”情感,让那些有着相似生活背景的观者,在“小激动”的同时,可以安然享受和分享共同的记忆,像复习一个古老的童话。其实吴啸海绘画的题材更与原欲有关,是一种本能的图画。吴啸海自然而然地顺着生命的轨迹,沿着鲜血流溢的方向,坦荡荡地奔流,像江河入海鱼虾结群。原欲不是冲动,而是泥沙俱下的欢愉和淋漓。
吴啸海的绘画也许是一个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