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杭州市中山中路200号(万源绸庄旧址)
开幕酒会:2010年4月20日19:30
主办单位:杭州市上城区委宣传部,杭州文化娱乐品牌促进会
承办单位:杭州市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杭州南宋御街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执行单位:杭州风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意大利工商联合会、恒庐美术馆、杭州艺术博览会、浙江艺术网
总监:席挺军
学术主持:方志凌参展艺术家:
(中)
杨劲松/管怀宾/邱志杰/高世强/薛 峰/陈彧凡/陈彧君/余旭鸿/许 亨/李 青
(意)
Fabio Piscopo法笔欧/ Roberto Dolzanelli罗伯特/ Walter Coccetta华尔特/ Giovanna Milani米蓝尼/ Anna Saegesser Pavone安娜·帕沃娜/ Claudio Spada克劳迪奥·斯巴达/ Enzo Fabbiano恩佐·法比亚诺/ Michella Zhusepeina米凯拉·朱塞佩娜
前 言
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文化气息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璀璨辉煌,使得意大利成为当之无愧的艺术与文化之邦。其中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为代表的“文艺复兴三杰”,更是后世艺术家难以逾越的高峰。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作为中国的艺术重镇,杭州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许多绚丽的篇章。上城区目前是杭州市艺术教育、艺术品经营的主要集中地,辖区内不仅有中国美术学院这样的高等艺术院校,全市50%以上的规模艺术机构也都落户在此。此次“变·化—中意国际当代艺术展”的策划,正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意大利两国艺术家的对话与交流。展览将通过中、意两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体现当代艺术及当代艺术家的时代精神,以及艺术家坚持国际化视野的人文立场。此次交流展不仅仅是一次单纯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交流,而是承载了更多层面意义上,具有持续性影响的对话,是双方文化、艺术、人文层次的进一步跨越与融合。
王越剑
中共杭州市上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两种不同的状态
意味深长的是,在意大利画家和杭州艺术家的作品中渗透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意大利画家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温文的传统素养。在八位意大利画家中,一位出生于七十年代、一位出生于六十年代,其余都是五十年代生人,多与克莱门特同代而稍晚。他们的作品都与形形色色的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等等——有极深的渊源。杭州艺术家给人印象深刻的则是他们强烈的国际意识。杭州艺术家在所运用的媒介,所体现的艺术观念,以及所表达的精神体验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但在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中,都强烈地表露出与国际当代艺术相呼应的意识。
意大利有深厚的艺术传统,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一直都是欧洲艺术的中心。不过,意大利在西方现当代艺术谱系中的地位并不显赫,尽管从波丘尼、卡腊,到藉里柯、莫兰迪,到马里尼、曼祖,再到曼佐尼、皮斯托莱托、梅茨、再到库基、克莱门特等人,不同时期总会涌现出一些重要的艺术家,却远不像法国、美国、德国、甚至英国那样在不同时期各自显赫一时。在库基、帕拉迪诺、克莱门特等人的超前卫艺术(属于70年代末期开始流行的新表现主义潮流)之后,意大利的当代艺术又陷入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这或许是这些意大利艺术家大都从事与表现主义渊源极深的绘画艺术的缘故。
从1928年创办国立艺术院开始,杭州就是中国现代美术史无法绕开的一座城市。不仅因为曾经汇聚和培养过林风眠、潘天寿、吴大羽、、倪贻德、庞薰琹、关良、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一大批中国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更因为在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发端的’85新潮中的重要地位而备受瞩目。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在中国当代艺术波澜迭起的时候,尽管许多走出杭州的艺术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杭州本地却越来越边缘化了。这是意欲走出困境的杭州艺术家体现出强烈的国际意识的根源——在艺术观念与形态方面,中国还是以国际当代艺术为坐标的。
虽然当代艺术的“谈辩境域”高度国际化,但一个国家的当代艺术状态却与其内在的精神张力密切相关。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艺术深刻地体现了几代人精神体验的演化,深刻地呈现出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独特的精神困境是无可置疑的。’85新潮是有别于国家意志的个人精神世界的自发流露,90年代的玩世现实主义、政治波普艺术、以及形形色色的新艺术潮流是对中心话语系统自觉的疏离与消解,70前后一代艺术家则强调了个人孤独的内心体验、以及个人与荒诞的社会观念之间更复杂的精神对话。在杭州艺术家的作品中,明显地折射着几代艺术家面对中国当下语境的各自不同的内心体验。
相对于精神张力巨大的中国,意大利人的精神世界应该会平和很多。在十九世纪末以来的精神版图中,意大利是一个奇特的国度。尽管不同的时期经历过许多重大的社会变故:法西斯主义、二战的失败、1968年的工人运动、甚至还出现了1979年“红队”绑架并杀害首相的恐怖事件等等,但它们似乎总是在消化在理性层面,心灵中没有留下唯有艺术才能宣泄的浓重阴影——就像二战之于法国存在主义文学,之于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就像毛泽东时代之于中国九十年代的艺术——这大概是这些意大利画家更多体现出一种精致的审美品位,而不是强大的精神张力的缘故吧。
显然,不能以这些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来概观意大利当代艺术的状态,这些杭州艺术家也不能全面代表中国当代艺术的面貌,但是,在这些作品中渗透出来的截然不同的气息还是跟各自国家的艺术状态、文化状态、和精神状态神似——这就是这个展览意味深长之处。
方志凌
2010-4-16
上一篇展览:展讯——大芬太阳山
下一篇展览:《在》 ——焦兴涛作品展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