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朱满泉
参展艺术家:贝剑环、郭延军、黄显、黄海斌、江永钱、李江+王春燕、李启帆、 梁伟员、庞跃雷、唐明伟、向国华、肖宇崇、周多任
展览时间:2011年4月9日——4月16日
展览地点:Moon-Art空间(原108艺术空间)
开幕酒会:2011年4月9日下午7:30
特别鸣谢:董洪龙先生、廖上飞先生、纪晓棠女士、叁空间艺术群体
媒体支持:中国艺术新闻周刊
“Community's crevasse”—— Thirteen individual exhibition
Curator:Manquan Zhu
Artists:Jianhuan Bei/Yanjun Guo/Xian Huang/Haibin Huang/Jiang Li+Chunyan Wang/Qifan Li/Weiyuan Li/Yuelei Pang/Mingwei Tang/Guohua Xiang/Yuchong Xiao/Duoren Zhou
Duration: April 9th—April 16th,2011
Location: Moon-Art Space(108 Art Space, the original)
Opening:7:30pm,April 9th,2011
Special Thanks: Mr.Honglong Dong/Mr.Shangfei Liao/Miss Xiaotang Ji/3space art groups
Media Support: Chinese Art News Weekly
前 言
我一直认为,在当下我们要谨慎使用“群体”、“群落”这些词来概括艺术行为,而更应该关注“群体”、“群落”中的裂隙——艺术家在个性使然下的艺术创造。这样艺术才会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和课题,才会有讨论个体开放性的余地。 裂隙,从词意上看是指裂开的缝儿。在水文地质学中,裂隙是指固结的坚硬岩石在各种应力作用下破裂变形而产生的空隙。同样的道理,文化在各种意识形态的应力之下也会产生很多裂隙,简称为“文化裂隙”。关注文化的裂隙,是以一个微观的、开放性的视角关注开始发生的事情。在社会文化裂隙中,群体裂隙相对而言是一个较为具体的案例。 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从这个意义上讲,由艺术家自发组织的“加温十八度”黄漂群体活动,是为了表达某种共同的诉求。但在“加温十八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所说的“群体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大家聚集在一起实质上是在各行其说。这种各行其说甚至已经超越了“群体活动”某种共性的特征。我暂且把这种破坏群体共性的形态称为“群体裂隙”。 此次“群体裂隙——13个个展”展览是“加温十八度”黄漂群体活动的延续,更是“加温十八度”活动所呈现出“裂隙”现象和内容的展现。就这个意义上说,此次13位艺术家参与的展览,就是13个个展。
朱满泉
2011年3月30日于黄桷花园
上一篇展览:2011周多任个人作品展
下一篇展览:景深——杨国辛作品展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