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展览
卓克艺术网>展览频道>游心戏梦-彭石、胡焱中国画作品展
游心戏梦-彭石、胡焱中国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6/8/1-2016/8/25
展览城市:上海-
展览地点:上海市嘉定区塔秀路145号-(尚画美术馆)
策展人:
主办单位:尚画美术馆,《画坛》杂志,上海民盟书画院嘉定分院
协办单位:
查看所有大图

展会介绍

吴尔芙在《当代文学》中说“生活绝不是一排对外置放的灯,生活是一个善良的光环,是一个自我们的意识产生直至消灭始终包围着我们的半透明外壳”。继而谈到小说家的任务:“正是在于,无论发现任何谬误和困难,也要尽可能少掺进杂质和外物地把这种变幻不定的、未曾认识的广大无边的精神描写下来。”在我看来,艺术家的任务与小说家的任务类似——是感受和表达,而非世人称道的所谓社会性。彭石、胡焱这两位艺术家的意义,正是在于深刻、锐敏的感受性。  
   胡焱的作品主体物是建筑。从心理学等角度分析,人对建筑的意义的信仰建基于“环境的改变会导致我们自身的改变”这样一种观念,以及建筑就是一种确信,向我们展示出我们理想的状态可以是什么样子的一种确信。有些建筑,就像一种精神气质一样促使我们成为一个更有希望的自我。比如我们那个常称之为“家”的地方。在心理意义上,我们需要它来补偿我们的脆弱。胡焱也常称自己的作品为“家”。我想,也许是因为这跟她心中最珍视的内在之声恰好合拍。家是她笔下童话般美好的小房子,是种满橘子树可以夏夜乘凉的庭院,也可以是楼下售卖新鲜出炉面包的café店。家也并非一定是永久居留之地,于是每张画都会出现的蜿蜒车道可以带你去远方。女性的细腻和独特的敏感成为她的一柄尖刀,可以沉潜到意识深处去捕捉田野、家园最微妙、最细小的微粒,并通过斑驳的光影、短促有力的直线曲线和高亮的色彩表现出来。没有人不喜爱胡焱画里的房子,并愿意生活其中,因为它使我们不致偏离理想的自我,并使我们那些重要的、易于迷失的爱与自由等侧面生生不息。
与胡焱不同,彭石的视线则转向了建筑的内部以及家园装饰中不可或缺的植物。无论是甜蜜的石榴,还是蓊郁的花朵,在他的画面里都是那样自然、通明。如果见过彭石的山水画,你会更加确信彭石对于艺术的渐修已然有了明确的认识。他在作画方法完备的前提下逐渐进入了画理自由表达的阶段,使自己的笔墨、色彩都始终处在一种开放状态。花朵是具象的,熟悉的,但他并不直接描写其物理的艳丽,而是去追逐意、趣、韵、神的相非相的微妙层面。他好像更善于体味大自然的生机与趣味,而并非像许多青年艺术家一般终日沉醉于自己的情绪。这就是他的心灵世界,他忠于对生活的现实体会。从这一点来说,彭石的作品里充满了更多让人心折的部分。
司汤达说有多少种幸福观,就有多少种美。我们之所以会被彭石、胡焱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吸引,以美称之,是因为我们察觉到了其中包含的幸福观,以及体现的某些品质,比如自然。而这些品质是我们个人或更宽泛地讲我们社会所缺乏的。我们在他们的作品中爱上了自然,因为我们的生活,早已与自然脱了节。我们尊重那些可以带我们远离我们害怕之物并接近我们渴望之物的风格,一种包含了我们确实的价值的合适剂量的风格。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彭石、胡焱这两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
 
艺术简介:
胡焱,毕业重庆大学,获硕士学位。近年来多幅绘画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被海内外博物馆,藏家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华夏艺术报艺术总监,红岩书画院副院长。
 
彭石生于重庆,毕业于重庆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现重庆梦斋艺术创作中心常务副院长,国画经典杂志副主编,重庆红岩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美术家协会理事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美展,数度获奖。并被国内外博物馆,画院,画廊等机构收藏。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