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时间:2021-04-24 15:00
展览地址:中国南京石头城路69号留创园3栋
参展人员:葛震
展览介绍:
“我”是谁?
孟郊。八大山人的石头。写俳文的松尾芭蕉。肖斯塔科维奇的旋律。中年一钵饭,万事寒木朽。(宋 张耒)是一钵,是寒木,是朽。……
我看到葛震的“棉花”会有这些印象。我还可以列举很多,但我不想让这些散乱的美学联想,让其他观者产生这样的印象:葛震的“棉花”只是搅动了情绪,而非审美。虽然在我看来,葛震的“棉花”之所以“成立”,正是来自于完整的情绪力量。这个情绪是新的,共时性的,是不可解释的,是“反对阐释”,是“表面”,是直觉,是卡夫卡所言的在废墟之上腾出的另一只手。
雄肆、瘦劲、粗砺、险怪、枯涩,“橫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韩愈)。葛震的“棉花”很难不让人感受到这些美学特质,也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孟郊、马致远等人的诗曲,但这都通向理智,通向一个有教养阶层的集体美学“岩层”,这不是“你”,不是脱离“1”之后那无数个“0”中的一个笑脸。这缩小了葛震的“棉花”在诸种可能层面上所抵达的“无”,也即“不恒久的,有条件的(无自性),和空的:观影而致悟。影既是幻亦生幻。”(田晓菲)
如果这“棉花”最终通向的是旧的、集体的、凝固的美学意识,而不是自我的、个体的、无法言表的复杂体验,那么失效的将不仅仅是葛震,还是站立在“棉花”前的每一个“我”。
“我”是谁?
陈云昭
2021/3/10
上一篇展览:“一段记忆的修复”袁运生《水乡的记忆》作品史研究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