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频道
“白日梦并不是无的放矢”
- 展览时间:2023/10/28-2023/11/26
- 展览城市:河南-郑州市
- 展览地点:郑州科学大道石佛艺术公社6-1
- 策展人:KEN
- 主办单位:OUTSIDER画廊
- 协办单位:
查看所有大图
刘东塬以其独特的绘画实践和对符号的自由驱动,营造出了一种无序中的秩序,混沌中的明晰路径。他拒绝了传统象征性符号的刻意构造,转而采取了一种无预设归宿的自由漂浮方式,让符号在画面上自然地浮现和散落。这一点,与大卫·林奇在其作品中对梦境逻辑的引入不谋而合。林奇以电影导演的身份跨界至绘画,将影像的叙事手法与梦的逻辑结合,呈现出超现实的视觉体验。刘东塬的实践则似乎是在画布上进行一场没有剧本的即兴表演,画面中的所有符号和内容自然而然地服务于他对模糊意识地带的追寻,以一种另辟蹊径的策略与林奇作品中对个体孤独与异化的表达形成了微妙的对话。在他的画布上,符号不再是预设的象征,而是意识流动的自然产物,而每一个元素都浸透了一种原始的、不加修饰的真实性。他的绘画,通过这种演进,悄然构建起与梦境之间的微妙联系,借助于符号的流变传递出对现代性叙事同质化的敏锐批判。
在对叙事性和肖像的重构上,刘东塬的绘画挑战并试图超越绘画表达的符号学常规。传统的符号作为文化与语言的基础,承载着特定的意义和象征。然而,在刘东塬的画面中,这些符号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它们成为了表达个体意识状态的媒介。这种转变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解构主义的色彩,他不再追求符号的传统意义,而是让符号在观者的内心世界中自由地重新组合和诠释。白日梦并不是无的放矢,它有其自然状态之下的秩序和规律,这是人为的介入无法轻易捕捉到的。刘东塬的绘画如同一把解构主义的利刃,通过在画布上捕捉现实和梦境的一刻,使画面超脱于常规的叙事,存在于一种超现实的维度之中。他不仅仅是在叙事中添加了一层虚构的纱幕,更是在通过一种不被规范的表述挑战观众的符号性经验。KEN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