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5日下午6时,《对话OHD——张可欣当代艺术展》将于印度尼西亚马格朗的黄氏祖屋艺术空间,黄鸿仁美术馆第四分馆开幕。
OHD是印度尼西亚著名收藏家黄鸿仁医生的姓名缩写,黄鸿仁医生是印尼现当代艺术的最大收藏家,在印尼马格朗共建有四个OHD美术馆,藏品以规模之大,学术价值高而享誉国际,同时OHD美术馆也关注世界当代艺术领域的发展及焦点话题。
2016年5月至8月,张可欣受OHD美术馆之邀来到印尼马格朗,在具有百年历史的“黄氏祖屋”做一个当代性的艺术项目——《对话OHD》,期间与OHD美术馆就印尼的社会现实中多元的宗教文化,中国印尼两国关系的发展史、政治与宗教对其不同民族的影响,不同种族的融合所衍生的“排华问题”,当下精神世界与物质社会的失衡问题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层的对话。
本次展览,将展出张可欣的新作,参展的当代艺术形式也呈多元性:中国当代水墨、装置、影像等。在展览开幕式上,张可欣还将于OHD美术馆第四分馆进行行为艺术表演。
对话OHD——张可欣当代艺术
黄鸿仁
OHD美术馆为私立美术馆,主要收藏印尼现当代艺术作品,以规模之大,学术价值高而享誉国际,同时OHD美术馆也关注世界当代艺术领域的发展及焦点话题。去年OHD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印尼、中国和日本当代艺术家的群展,其中艾未未、何云昌和王庆松等几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16年OHD美术馆又请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张可欣来印尼与我们合作“对话OHD——张可欣当代艺术”的艺术项目。
作为OHD美术馆的创始人,我曾于2015年9月在印尼日惹朗艮艺术基金会为张可欣的“鸟语——张可欣当代艺术展”主持开幕仪式。张可欣新颖、鲜活个性独立,具思想性和学术性的当代艺术,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在他个展开幕式讲话时,即兴邀请他来印尼住一段时间,在我们OHD美术馆做一个当代艺术项目,以便能深入体会印尼社会的当代文化生活情境及丰富的人文图景。
2016年5月,张可欣受邀来OHD美术馆,开始了他在印度尼西亚新的艺术生活。我作为第四代印尼华侨,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我希望他能在我们有着百年历史的“黄氏祖屋”做一个具当代性的艺术项目。实际上,这个“祖屋”是OHD美术馆的一个组成部分,OHD美术馆的第四分馆就设在祖屋里。所以,就其环境和呈现艺术的现场,非常符合艺术家来完成个人的实验性当代艺术项目。作为艺术项目实施者的张可欣也产生了他独特的艺术想法和艺术方案:在印尼社会现实生活中,我们OHD美术馆与中国当代艺术家张可欣展开一次艺术上的深层对话。为此,我与张可欣一起在印尼开始了共同的艺术生活。在“日惹艺术节”期间,我们连续数天来往于马格朗和日惹,共同参加展览的开幕式并参观印尼艺术家工作室,我介绍他认识我的朋友,收藏家和艺术家们,使张可欣能够较全面地掌握印尼当代艺术生态和发展状况。我们还共同参加在马格朗和婆罗浮屠庆祝佛诞节的一系列活动,这给作为佛教徒艺术家的张可欣许多灵感。之后,张可欣提议希望能去印尼华人聚集的“三宝垄”市实地考查,为此,我和艺术家一起去了印尼中爪哇的首府“三宝垄”市,在那里我们共同参观了郑和庙及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华人寺庙“大觉寺”。在现场面对祖先漂洋过海的足迹,我们深入地讨论了华侨历史和传统文化等在当下异域生存发展等严肃性课题,这些都有利于艺术家表现其创作思想。
在“黄氏祖屋”,陈列着一套中国古典椅子,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周恩来总理送给印尼总统苏加诺夫人哈蒂尼的礼物。时过境迁,这套椅子被我收藏。为此,也让张可欣的当代艺术触觉变得更敏锐了,他决定将“周恩来送给苏加诺的礼物”,作为艺术家创作的表现媒介。为了深化自己的艺术表现思想,艺术家到OHD美术馆所在地马格朗进行走访,并体验着印尼的市井文化、多元的宗教文化、华人社区、没被污染的农作物和大自然等等,所有这些也促使张可欣的艺术表现符号更丰富更深刻。
《北京雅加达相逢天堂》,以印尼民间逢年过节赠送的水果篮为载体,巧妙地将周恩来、苏加诺和哈蒂尼等历史人物都连接起来。“周恩来的礼物”——那套中国古典椅子也被装在果篮中,让观众对故事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强悍的苏加诺总统被镶嵌在榴莲中,篮中的各个角落,爪哇的蔬果和人文景观无所不在,果篮的缎带上呈现的印尼独立之前不同年龄,不同形象的华人身份证件,这是艺术家在喻指印尼历史上的多次排华事件,实际上,几百年前华人就已经在印尼生根,早就是印尼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还通过画面上周恩来的历史形象联想到他曾经参加过的万隆会议,1955年4月在万隆举办的第一次亚非会议我仍记忆犹新,当时我在万隆上高中,曾见过作为会议中心人物的中国总理周恩来。我们追忆历史,也对历史进行反思。果篮的外部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与世界接轨所发生的变化,而孔雀开屏则象征着中国印尼的关系发展前景美好,并开始一个新的篇章。
《北京雅加达相逢天堂》将中国印尼两国关系的发展史、政治与宗教对其不同民族的影响,不同种族的融合所衍生的“排华问题”,当下精神世界与物质社会的失衡问题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等等都浓缩在画面中,使这幅叙事性的绘画重新有一种当代性的语言。
我是华人收藏家,印尼的艺术收藏家绝大多数为华人。这次我作为《对话OHD——张可欣当代艺术》展览的策展人,在其艺术互换中,我与具中国艺术家身份的张可欣进行了有关艺术社会功能的探讨:以艺术的权力消解人类社会种种不合理的现象。对此,张可欣将《北京雅加达相逢天堂》这件作品又进行了处理,并完成了行为装置作品——《你可以触摸到我!》。这件装置作品用五层铁网搭建了一个艺术家的居住室,里面置放着周恩来送给苏加诺的中国古典沙发椅;平民百姓的生活用品,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书籍,不同种族具象征性的物品等等。而张可欣则以原始人类的形象,在周围皆为铁网的居室里,让前来围观的不同族群、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身份的人们用手穿过五层铁网去触摸艺术家。这件《你可以触摸到我!》的行为装置作品,使观众们从中看到张可欣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动机。实际上,周恩来送给苏加诺的礼物(椅子),具有物质主义的奢华,上层社会的权贵感,而张可欣这件作品的艺术思想宗旨,就是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同时以艺术的权力来消解权贵意识,让奢华转换为平民化,以艺术的权力让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和谐共存;以艺术的权力使不同的种族能够相互尊重和平相处等善意。艺术家曾说我是用收藏家的艺术权力收藏了“总统府”的“国礼”。换句人们所熟悉的话说:艺术具和平象征,艺术无国界。所以我们长期运用艺术,也希望地球人类变得更好。
张可欣最新创作的《郑和是一条线牵着的风筝》绘画作品,让我想到郑和下西洋时威武的中国船队以及他在印尼爪哇的作为,使我们海外华人有了异乡生存的信心和对母国文化的认知意识。郑和不仅将伊斯兰教传到了爪哇,也将中国文化艺术带到这里。正如画面所表现的,一尊郑和雕像的上面开启了许多门窗,有穆斯林传统式样的,也有中国传统式样的。在这开放的门窗中,不同宗教信仰的族群在和睦相处,不断发展自强。同时,郑和已经是作为华人智慧和勇敢的一种力量象征,海外华人如风筝的线…..
作为一位优秀文化游牧者的张可欣,以其独立、鲜明的艺术形象活跃于国际艺术舞台,他的国际艺术视野和经验使他十分容易并快速找到他所有表现其身份的艺术媒介——OHD美术馆展品包装箱,这些包装箱的仓库位于OHD第四分馆旁,并与“黄氏祖屋”艺术空间同在一个大院。这些从世界各地运输到印尼OHD美术馆的参展作品包装箱,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热情,并成为张可欣艺术自由表现的一个承载容器,他的绘画作品《展品包装箱,从北京到马格朗》由此产生。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当下,“展品包装箱”的国际运输功能已明显成为艺术家表现的一个象征性符号。因此,保持自身民族文化和本土艺术使之对抗全球化变得尤其重要了。艺术家明确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让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更加个性化和丰富性。他不仅将“展品包装箱”作为艺术表现符号,运用到绘画上,同时他也将“展品包装箱”这一现成品制作成装置艺术和影像作品,连他创作的一些中国水墨绘画作品的装裱和画框部分,也是在“展品包装箱”上完成的。
纵观张可欣的艺术表现语系,鲜活中突显着创造力,在富有东方诗性美学中蕴含着深刻的艺术思想,这也是我所欣赏之处,我们OHD美术馆非常期待《对话OHD——张可欣当代艺术》展览在印度尼西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