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宋庄艺术促进会
策展人:张广辉
展览时间:2010.9.10--10.10
展览地点:北京·通州·宋庄·虹湾美术馆
A.乌托邦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谱系中,上苑艺术村的形成发端于后圆明园时期。当时,在拆迁大潮的夹裹下,圆明园画家村的艺术家们不得不重新寻找家园,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最终选择在上苑“落草”。“定居—迁徙”这一无限循环数列揭示了创造者无论在精神还是肉体上注定的宿命轮回。它就像某种有机体的软腔,暗暗呈现的是社会文化史中阴郁华美的内部氛围。上苑艺术村环境清幽,依山傍水,四季轮廓分明,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天生丽质,对大多数人特别是艺术家而言,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把上苑艺术村作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的个案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它和国内绝大多数艺术群落并无什么明显的不同,一样的城郊结合部的村寨部落,一样的松散联盟的组织形态……而事实上,上苑艺术村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一.现实意义: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化生态群落之一,它所走的学术道路和宋庄判然有别。宋庄强调当代美术在技术语言上的探索,而上苑则侧重于理论的梳理以及在创作中对思想主题的挖掘。因此,这两个群落不同的文化气质在学术上的互补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历史价值:在上苑和宋庄的共同推动下,群落艺术生态的概念以一种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全国,造就了无数独具中国特色的群落艺术的乌托邦。作为传道者,它的历史贡献也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散漫自由的放养模式。上苑这个艺术群落使我莫名其妙的联想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字眼,因此我把它视为一个乌托邦。
B.合作社
合作社是国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次改革尝试,我个人以为这次改革在政治上是成功的,但经济上却遭遇了失败。
上苑艺术馆是一个民间艺术组织,也是上苑艺术群落的延展项目。通过对申请人的考量,甄选出符合它美学意识形态的艺术家,然后进行为期半年的轮换驻馆创作。这是它和一般艺术群落的区别之处,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它的设计者们以自己的全部激情来经营这个文化驿站,并且强调相对于艺术馆,艺术家的身份永远只能是旅人和过客,正如他们未来的艺术历程一样。“怀揣梦想,漂泊在异乡的道路上”……如此而已。
作为一个试图把人文理想置入中国现实氛围的先行者,上苑艺术馆邀请优秀的诗人、小说家以及各领域的艺术家在学术上进行跨界交流,不同的学科语汇以自由粒子的形态在炽热对流中实现相互刺激、碰撞、爆发出火花和能量。这种聚变过程为艺术带来了种种可能,虽然这样的尝试并不一定总是成功,但是作为一种实验性的技术论证方法,它为目前处于瓶颈期的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一个新方向。这对于当下的艺术在实践中处处受制于资本运作,创作中又过度类型化的现状而言,无异于酷暑里的一股清凉之风。
C.核聚变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向我们描述了一个量子物理范畴内的能量场的存在形式:当氘和氚原子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通过聚合作用形成新的物质——氦,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聚变反应,这个复杂物理过程可以被表述为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1+1>2。在经济模式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这一数学范式被无数次的运用于各种语境的陈述中,被从功利的角度不厌其烦的来阐述和证明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途径与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思维方式同样也适用于我们对某些艺术课题的思考。
1+1>2,上苑艺术村加宋庄画家村、上苑艺术村加上苑艺术馆、文学加艺术…,希望这次复杂的跨界行动能够带领我们达到一个相对简单的目的:通过展览来呈现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存在事实;以共产主义的美学理想化制衡资本主义的个性商品化,实现我们多极取代单边,而边缘重于主流的学术取向。
上一篇展览:水墨炼金术:谷文达实验水墨展
下一篇展览:物是人非 ----2010孟后均作品展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