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罗湖美术馆
协办单位:周韶华艺术中心、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深圳市罗湖区美术家协会
支持单位:美术报社、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区文化体育局)、深圳市罗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展览时间:2015年8月22日-9月20日
展览地点:深圳市罗湖美术馆(罗湖区南极路6号)
开幕时间:2015年8月22日下午4:00
出品人:余建
策展人:谢海
执行策展:薛扬 黄颖
配套讲座:大美无言——周韶华的艺术
主讲人:谢海
讲座时间:2015年8月22日下午2:30
讲座地点:深圳市罗湖美术馆会议厅
大美无言——周韶华艺术作品展即将在深圳开幕
由深圳市罗湖美术馆主办,周韶华艺术中心、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深圳市罗湖区美术家协会协办的“大美无言——周韶华艺术展”将于8月22日在深圳市罗湖区美术馆隆重开幕。谢海担纲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的策展人薛扬和深圳市罗湖美术馆的策展人黄颖具体执行策划。
周韶华是山水画革新大家,也是这个时代水墨画坛的代表人物之一。60多年来,周韶华一直在用笔墨关注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一直在用笔墨塑造盛世大国的文化样式,本次展览正是他一贯秉承“大美与天地同和”艺术观念的具体体现。展览将分为四个篇章进行展示,一是“水墨中国”单元,对应的是从仰韶到汉唐,再到近些年他所关注的民俗风情,是中国大历史的时间叙述;二是“楚风墨韵”单元,对应的是他在武汉生活后,对荆楚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三是“策马塞北”单元,对应的是他走遍西部大山大河,登上喜马拉雅山、昆仑山,探险三江源头,为表现华夏大灵魂的作品;四是“天人合一”单元,对应的除了是大海——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外,还有很多可视之诗以外的宇宙和抽象作品。
据策展人谢海介绍,他和周韶华是忘年交,周韶华比他大了40岁。他几乎参与了周韶华2001年以后所有展览和相关配套的活动,仅在《美术报》上,谢海就为他写下长长短短10来篇按语和编辑手记。有意思的是,直到今天,他还是第一次给周韶华策划个展,第一次为他写一篇像样的、完整的和较为系统的文字。谢海说,周韶华60余年的艺术创作成就是一本个人版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鲜活的图像史,因为所有人都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中国传统绘画从一般线形发展走向多元的历程,因为很多人能以周韶华为例来认识、研究并解说艺术家创作的阶段性,进而延展反思中国当代美术教育、艺术实践和艺术史的书写。
2015年是周韶华的展览年,仅谢海就为周韶华操持了3个个展,“大美无言——周韶华艺术展”是周韶华今年的第一个个展,9月11日还将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启动“大美山河——周韶华艺术精品展”,而周韶华今年春天创作的“国风归来”系列作品,将在今年下半年“首秀”北京书画频道美术馆。
从2014年底展览的最初敲定至如今展览的如约举行,深圳市罗湖美术馆与策展人谢海以及艺术家周韶华本人都特别的谨慎,除了谢海三番五次到武汉与周韶华汇报展览细节而后打“飞的”赴深圳与罗湖美术馆对接以外,让人意外的当属5月底周韶华趁出席广州艺博会的时间秘密奔赴考察罗湖美术馆的场地,不仅罗湖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没有发现,连策展人谢海也是蒙在鼓里的。
更有趣的是,本次展览共展出的60多幅作品,除部分有框的作品选择物流运输以外,其余作品是由罗湖美术馆的馆长余建和执行策展人黄颖亲自赶到武汉,搬上高铁一路宝贝着带回深圳的。3个像长枪大炮一样的画筒,让同列车的乘客看的也是醉了。
据悉,在展览开幕前,策展人谢海将以“大美无言——周韶华的艺术”为题进行专题讲座。更让人惊喜的是,在讲座结束开幕式之前的空档,主办方罗湖美术馆还将设置抽奖环节,幸运的话,会把周韶华价值万元的版画作品带回家。
罗湖美术馆参观信息: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南极路6号罗湖美术馆
联系电话:0755-82299822
邮箱:LH_uart@163.com
展览时间:周二至周日早十点至晚五点(周一闭馆)
参观费用:免费
交通指引:乘坐地铁2号线(蛇口线)至湖贝站A出口广深宾馆旁 或 乘公交车至广深宾馆下车前行50米转入南极路
序
为“大美无言——周韶华艺术展”而作
文/谢海
周韶华老爷子和我是忘年交,他比我大了40岁。2001年,他的“周韶华60年艺术探索展”在上海开幕,紧接着在北京“百年中国画大展”活动中,蒙先贤不弃,对我厚爱有加。尔后,老爷子只要办展览、搞活动,就会和他的工作团队说,让谢海来。后来,一直到现在,老爷子所生活的武汉是我出差频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到武汉,不管公事私事,不管与周家有无瓜葛,看望周老变成了我不变的主题。
我几乎参与了老爷子2001年以后所有展览和相关配套的活动,特别是一些宣传推广的“活”,光在《美术报》上,我就为他写下长长短短10来篇按语和编辑手记。有意思的是,直到今天,我还没有为他写过一篇像样的、完整的和较为系统的文字。
或许是走得太近,头绪太多,没法写;或许是别人写得太多,我也看得太多,没角度写;亦或是,我太懒,懒到不想写。但是,我知道让我写一篇散文或者访谈要比让我写一篇评论要容易的多。
事实上,不管从何种角度,周韶华在当代美术领域的贡献均不必赘言,但是一本书和一个画展,总要有一纸序或者前言,就像是请客吃饭,总得有人先说两句,然后开吃。帮周韶华跑腿打杂十几年,今年,我还是第一次以策展人身份走到前台为老爷子的画展吆喝——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鬼使神差。
周韶华今年八十有七,扛过枪,打过仗,念过书,做过宣传部长,做过文联主席,策划过展览,主编过杂志,文武双全;他出生在山东荣成,这几十年基本上生活在武汉,丰富的生活阅历,三面环海的荣成,高度现代工业化的现代都市武汉,为日后周韶华的艺术创作预设了用之不竭的铺垫。
在艺术道路上,周韶华理论与实践并行。他12岁参加革命,在革命的历练中开始热爱并开始走上了美术之旅。周韶华早年求学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中原大学,曾创作过版画和水彩。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在创作方面积极耕耘,不懈探索、勇于突破,创作出一大批穿越历史和人文传统的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形成了内蕴深醇、气象崇高、笔墨沉雄的个人面貌。在我看来,宽容、开阔、大气、震撼……几乎所有能够描述阳刚大气美学的词语在周韶华的作品中都能找到注脚。而事实上,素有“北吴南周”之称的吴冠中和周韶华,就是婉约和雄强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完美呈现。在理论方面,提出了“横向移植”、“隔代遗传”、“全方位关照”三大理论,这些从多年实践之后所提出的论点,有别于从理论到理论判断分析,令人耳目一新。缘于艺术持续的创作革新和对新文化的思考,周韶华将自己的艺术创作融入当代文化发展,并试图通过这种努力上升到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为了提携后学、为了肃清思想,周韶华将当年《美术思潮》的主编之职委任时值不足40岁的彭德担当,而近两年,他更是不顾年迈,穿行北京、武汉、杭州,组织国内新水墨的骁将们共同授业于莘莘学子。
作为多年致力于中国画理论与创作革新的探索与研究者,作为中国画气势派的开宗创派者与理论建树者的周韶华,从他扛鼎力作《黄河魂》开始,从他题为“汉唐雄风”全国巡回展开始,从他历30年心旅之途而结晶的黄河、长江、大海·艺术三部曲大型艺术展开始,从他仰望天空的“大风吹宇宙”主题画展开始,一直到他2013年的“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上海)和2014年的“天人交响——周韶华艺术展”(俄罗斯),我想,他的那些让人刻骨铭心的作品和他的每一场个人show,都能透过作品、透过展览看出他那顶天立地的人格和骨气。显而易见,周韶华似乎有着比年轻人更大的激情和冲动,似乎有着用不完的时间,他不断地改变传统,不断地改变自己,在艺术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传统中国画向现代转型的成功之路。
周韶华60余年的艺术创作成就是一本个人版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鲜活的图像史,因为所有人都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中国传统绘画从一般线形发展走向多元的历程,因为很多人能以周韶华为例来认识、研究并解说艺术家创作的阶段性,进而延展反思中国当代美术教育、艺术实践和艺术史的书写。
60多年来,周韶华一直在用笔墨关注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一直在用笔墨塑造盛世大国的文化样式,本次展览正是他一贯秉承“大美与天地同和”艺术观念的具体体现。我把展览分为四个篇章:一是“水墨中国”单元,对应的是从仰韶到汉唐,再到近些年他所关注的民俗风情,是中国大历史的时间叙述;二是“楚风墨韵”单元,对应的是他在武汉生活后,对荆楚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三是“策马塞北”单元,对应的是他走遍西部大山大河,登上喜马拉雅山、昆仑山,探险三江源头,为表现华夏大灵魂的作品;四是“天人合一”单元,对应的除了是大海——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外,还有很多可视之诗以外的宇宙和抽象作品。
大美无言,忝作策展人的我说的有些多了。那么好,我们还是看他的作品吧!我相信,所有人都能在展览和手中的这本画册里看到他作品和思考是如何超脱了图像和文本本身意义的。
是为序。
2015年7月4日于杭州西风堂
周韶华艺术简历
1929年10月出生于山东荣成市石岛,现居武汉。1941年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先后担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湖北省文联主席,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中共十三大、十五大代表。 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受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是西安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曾获屈原文艺创作奖,2008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2015年获评2014年度“中华文化人物”。多年致力于中国画理论与创作革新的探索与研究,是中国画气势派的开宗创派者与理论建树者。
因举办《大河寻源》《梦溯仰韶》《汉唐雄风》《荆楚狂歌》《77抒怀》《黄河·长江·大海》《神游东方》《天人交响》等画展和发表《全方位观照论》《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论》等为世人所注目。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曾以美术家身份先后在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德国、瑞士、奥地利、美国、波兰、俄罗斯、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摩纳哥、韩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举办画展、艺术交流或讲学,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80余次。
出版《大河寻源画集》《周韶华画选》《周韶华六十年艺术探索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周韶华》《周韶华梦溯仰韶画集》《周韶华汉唐雄风画集》《荆楚狂歌 周韶华画集》《黄河 长江 大海—周韶华艺术三部曲》等个人画集十余种,出版《大河寻源记》《抱一集》《艺海纵横》《面向新世纪》《大家之路——周韶华》《感悟中国画学体系》等文集6部。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湖北省博物馆、武汉美术馆、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台湾省立美术馆、德国斯图加特民族博物馆、西柏林东方美术馆、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等机构以及个人收藏。
上一篇展览:“不负卿”——孙鑫宇系列作品展
下一篇展览:“群星璀璨”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历程群展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